肝癌冷冻治疗前后血清AFP变化的临床观察

肝癌冷冻治疗前后血清AFP变化的临床观察

一、肝癌冷冻治疗前后血清AFP变化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康晓萍[1](2020)在《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滋水涵木法(一贯煎配合三阴交穴位艾灸)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常规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生活质量、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肝功能以及主要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骨髓抑制)的影响,以探讨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丰富临床肝癌TACE术后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TACE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滋水涵木法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治疗前后均记录和评价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AFP值、CRP值、肝功能和术后不良反应方面的变化,并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26例患者,其中有120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脱落和剔除3例患者;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的KPS评分及疗效改善更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FP值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CRP值较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albumin,AL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在主要不良反应方面,治疗后发现除了骨髓抑制在两组患者间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和腹痛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且按照不良反应轻重程度分级,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也较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协助降低AFP值和减轻术后炎症反应,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改善肝癌患者TACE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的远期预后疗效需待今后进一步观察。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研究说明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3](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提出1 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因此本规范中的

刘占伟[4](2019)在《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方案与单纯TACE方案治疗大肝癌(LHC)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远期生存,同时进一步研究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L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TACE方案治疗,以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成功后进行诊断性肝动脉造影,明确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及血液供应情况,选择性插管直至肿瘤供血动脉,以碘油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后注入化疗药物,最后以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近端延长化疗时效,每隔2840天进行一次,不超过3次。研究组患者采用TACE联合MWA治疗,先行TACE治疗,步骤同对照组,30天后或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MWA术治疗,局部浸润麻醉后超声引导下穿刺导入微波电极至预定肿瘤部位,根据肿块大小和患者情况调节微波机功率、作用时间和进针次数,根据肿瘤形态及大小布针,大肿瘤分次从不同方向多点多部位分段凝固、多点组合,消融结束后边退针边凝固针道。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门静脉分支癌栓、淋巴转移、肿瘤最大直径、肝功能分级、巴塞罗那分期(BCLC)等一般资料。于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日期截止至2019年8月。以首次进行治疗至因任何原因死亡或随访截止日期作为生存时间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1年、2年及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实体瘤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链抗原19-9(CA19-9)、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预后转归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治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完全缓解(CR)与部分缓解(PR)人数占比、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病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PD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ORR及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AFU、CA19-9、γ-GGT及ALP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AFU、CA19-9、γ-GGT及ALP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治疗前,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5)研究组患者MST为23.24个月,对照组患者MST为13.58个月。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经干预后患者症状减轻。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不同BMI、术前AFP水平、年龄、性别、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饮酒史、吸烟史、淋巴转移及治疗次数患者预后情况存在差异(P<0.05)。(8)术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治疗次数为影响LH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TACE联合MWA方案可有效缩小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促进疾病康复、降低LHC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2)TACE联合MWA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3)近期疗效中,TACE联合MWA方案患者具有较高的疾病客观缓解率和控制率;远期疗效中,TACE联合MWA方案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高具有较长的中位生存时间,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4)BMI、术前AFP水平、年龄、性别、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饮酒史、吸烟史、淋巴转移及治疗次数为LH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其中术前AFP水平、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分支癌栓、治疗次数为影响LH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王丽霞[5](2019)在《酸味中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及理论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三种酸味中药组成的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探讨其理论机制,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思路。研究方法:依据本研究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住院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酸味方组)及对照组(西医组),两组肝癌患者均接受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其TACE或者射频消融术,并于术后给予其保肝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酸味方煎剂服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生命质量、瘤体大小、卡氏评分、实验室指标及患者服药过程中是否产生不良反应,评价本方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与对照组均比较下降较多,且两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ALT、AST、GGT、ALB、BUN、Cr、PT、APTT等两组对比p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2、治疗后,治疗组瘤体稳定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瘤体稳定率相比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卡式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相比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治疗组生命质量评分总分与对照组评分对比升高明显,具体分析其中的五个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躯体功能、症状/副作用方面对比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患者自我评价方面两组对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5、治疗组血常规、凝血系统、肝功能、肾功能与对照组对比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诉及出现特殊不适及不良反应。研究结论:酸味方中的三味酸味中药能够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稳定患者瘤体,对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具有改善作用,提高其卡式评分及生命质量,并且服用较为安全,没有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对本研究酸味中药治疗肝癌理论机制分析总结如下:从中医理论机制分析,方中三味中药配伍,一是收敛过度散发的肝气,促进肝脏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二是酸入肝,三味中药均为酸味中药,不仅能使中药中有效成分直达肝脏,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而且能以味补形,促进肝脏自身恢复;三则三药配伍,不仅能够理气活血化瘀,消痞散结,而且能够健脾补肾养肝,固护人身正气。从西医药理学分析,三味中药合用能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的作用,同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对肝癌的治疗与控制有一定的作用。

马春燕[6](2019)在《愈肝散结方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分析愈肝散结方联合华蟾素注射液与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从而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100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试验:治疗组50例,接受愈肝散结方辨证加减口服联合华蟾素注射液静滴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标准的FOLFOX4方案化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瘤体的变化,以及中医症侯评分、体力状况(KP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随访记录两组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愈肝散结方联合华蟾素注射液相对于FOLFOX4方案能够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5个月VS 4.8个月,p<0.05),两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分别为(90%VS 86%),1年生存率分别为(66%VS 58%);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体力状况;减轻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肿瘤的疾病控制率(58%VS 54%,p>0.05)及AFP的降低等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肝散结方联合华蟾素注射液能够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PFS,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体力状况,并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但在肿瘤的疾病控制率及AFP的降低等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因而愈肝散结方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相对于FOLFOX4方案化疗具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临床探索与研究。

陈亚栋[7](2019)在《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与单纯TACE治疗相比,观察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证属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生物标记物、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1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予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予单纯TACE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浆VEGF/PDGF-AB表达水平、近期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血清AFP表达水平、KP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VEGF水平:对照组VEGF表达水平变化为先降低后升高(P<0.05),试验组则表现为持续下降(P<0.05),且在术后3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PDGF-AB水平:两组术后PDGF-AB表达水平变化为先升高后降低(P<0.05),但试验组在术后3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近期疗效:试验组客观缓解率28.26%,疾病控制率84.78%;对照组客观缓解率22.73%,疾病控制率79.55%,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4)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73.91%,对照组22.73%,试验组在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疗效评价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PFS:试验组中位PFS 5.7个月,对照组5.0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6)AFP水平:两组均能降低TACE术后AFP表达水平(P<0.05),但各时间点对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7)KPS评分:两组均能提高术后3月KPS评分(P<0.05),试验组有效率54.35%,稳定率93.48%;对照组有效率25.00%,稳定率79.5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8)安全性:两组均未有与试验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在发热发生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无显着变化。结论: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相比,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有效;且能下调术后3月血浆VEGF及PDGF-AB表达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韦翠[8](2019)在《中医扶正疗法在早期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术后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对比中医扶正疗法联合射波刀和单纯使用射波刀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对肿瘤大小、甲胎蛋白、血清异常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等方面的影响,运用统计学原理判断其相关性,评估中医扶正疗法在早期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术后的疗效,为中医扶正疗法在早期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术后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经早期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术后运用中医扶正疗法,对照组为单纯使用射波刀治疗。入院后即抽血检测AFP、血清异常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并行MRI检查明确肿瘤位置及大小,必要时可行肝脏穿刺明确病理性质。两组均予射波刀常规剂量治疗,治疗组辨证加用扶正为主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服药3个月及6个月后对比两组甲胎蛋白、血清异常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并行MRI检测的肿瘤大小的变化以评估肿瘤控制情况。结果:(1)通过对两组肿瘤大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3月后两组肿瘤大小的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两组肿瘤大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血清AFP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3个月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AFP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GT-Ⅱ):治疗组与对照组数值相比,3个月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水平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CKAX-Ⅱ):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数值对比,3个月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入组的120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肿瘤大小情况、甲胎蛋白、血清异常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的变化情况反映的治疗结果的观察,研究结论显示早期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术后患者经联合中医扶正疗法治疗后与单纯使用射波刀治疗对比可更明显的控制肿瘤大小及降低肿瘤标志物AFP、GGT-Ⅱ、PICKAX-Ⅱ的数值,在延长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

马琪[9](2019)在《裴氏肝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裴氏肝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湿热蕴结证)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裴氏肝癌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服药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KPS评分表)和中医症状评分,肝功能,AFP,影像学肿瘤大小,血常规和肾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评价裴氏肝癌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实体瘤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经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在治疗实体瘤的疗效上无显着差异。(2)血清AFP值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平均值为511.91±117.54,治疗后305.35±78.11,对照组治疗前520.77±141.14,治疗后314.03±105.99。两组治疗后血清AFP均有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肝功能(ALT、AST)水平:治疗组治疗前ALT平均值为109.58±57.53,治疗后39.27±9.63,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值116.56±53.98,治疗后49.83±12.37,治疗组治疗后ALT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ST平均值治疗前为119.48±84.32,治疗后41.71±14.28,对照组AST平均值治疗前123.77±83.57,治疗后50.13±16.48;治疗组治疗后AST值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临床症候:治疗组病例显效17例(56.6%),有效10例(33.3%),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0例(33.3%),有效13例(43.3%),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对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生活质量(KPS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平均值为78.67±13.32,治疗后87.33±11.72,对照组治疗前79.67±14.05,治疗后80.66±13.37。两组治疗后KSP评分均有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指标:(1)血常规:白细胞治疗组治疗前平均值为5.59±2.04,治疗后5.25±1.40,对照组治疗前5.90±2.09,治疗后5.50±0.83;血红蛋白治疗组治疗前平均值为121.46±22.22,治疗后125.73±18.70,对照组治疗前120.8±20.40,治疗后112.5±18.54;血小板治疗组治疗前平均值为206.16±50.66,治疗后206.7±48.27,对照组治疗前210.16±57.65,治疗后200.06±58.31;以上检验指标治疗前后平均值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肾功能: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肝癌方能降低肝癌患者AFP水平及肝功能,改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预防KSP评分下降,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无毒副反应。

赵威武,孙厚坦,陈朝旻,赵静,滕红,徐晓燕[10](2017)在《小柴胡汤联合微波消融并门静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联合微波消融并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行微波消融并门静脉灌注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小柴胡汤水煎剂。微波消融并门静脉灌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分别测定临床中医症候积分,对所有有患者进行彩超检查或超声造影、肝癌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AFP)检测及Karnofsky评分。[结果]消融后瘤体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消融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AF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第6周血清AFP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微波消融并门静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着,稳定肿瘤,能提高微波消融并门静脉灌注治疗效率,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二、肝癌冷冻治疗前后血清AFP变化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癌冷冻治疗前后血清AFP变化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退出(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药物及给药方法
        2.3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检查项目
        3.2 疗效性观测项目
        3.3 观察方法
        3.4 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方法
    5 伦理学原则
    6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 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
        3.1 中医临床证候总评分比较
        3.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比较
        3.3 两组患者KPS评分疗效比较
        3.4 两组患者AFP值疗效比较
        3.5 两组患者CRP值疗效比较
        3.6 两组患者肝功能疗效比较
        3.7 两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4 安全性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原发性肝癌的西医认识
        1.1 流行病学概况、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1.2 西医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现状
    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认识
        2.1 中医病名、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疗
    3 中医药联合TACE治疗肝癌现状
    4 课题设计背景
        4.1 滋水涵木法治疗肝癌的研究背景
        4.2 中医理论对TACE术后的认识背景
    5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5.1 生活质量评分疗效分析
        5.2 AFP水平变化疗效分析
        5.3 炎症反应水平变化疗效分析
        5.4 肝功能水平变化疗效分析
        5.5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分析
        5.6 本课题中医证候疗效与滋水涵木法的关系
    6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6.1 不足
        6.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筛查和诊断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2.2.1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
        2.2.2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2.2.5 穿刺活检: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2.4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2.4.1 肝癌标本处理和取材:
        (1)标本处理要点包括:
        (2)标本取材要点:
        2.4.2 病理学诊断要点:
        (1)大体标本描述[45]:
        (2)显微镜下诊断: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4)分子检测:
        2.4.3 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
    2.5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3 分期
4 治疗
    4.1 肝癌的外科治疗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1)术中判断标准:
        (2)术后判断标准:
        4.1.5 手术切除技术:
        4.1.6 术前治疗:
        4.1.7 术后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
    4.2 肝移植术
        4.2.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4.2.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4.3 局部消融治疗
        4.3.1 常见消融手段包括:
        (1)RFA:
        (2)MWA:
        (3)PEI:
        4.3.2 基本技术要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4.3.3 对于直径≤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4.3.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4.4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4.4.1 TACE的基本原则:
        4.4.2 TACE的适应证:
        4.4.3 TACE禁忌证:
        4.4.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53](证据等级3):
        4.4.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4.6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
        4.4.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47]:
        4.4.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4.4.9 TACE治疗注意点:
    4.5 放射治疗
        4.5.1 外放射治疗
        (1)外放射治疗适应证:
        (2)外放射治疗禁忌证:
        (3)外放射治疗实施原则与要点:
        (4)外放射治疗主要并发症:
        4.5.2 内放射治疗:
    4.6 系统治疗
        4.6.1 一线治疗:
        (1)索拉非尼
        (2)仑伐替尼
        (3)系统化疗
        4.6.2 二线治疗:
        (1)瑞戈非尼
        (2)其他二线治疗方案
        4.6.3 其他治疗:
    4.7 肝癌破裂治疗
附 录
    附录1 证据等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
    附录2 肝癌的新型标志物与分子分型介绍
    附录3 原发性肝癌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名词(参照2019版WHO分类标准)[237]
    附录4 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报告模板
    附录5 门静脉癌栓分型
    附录6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
    附录7 肝癌外放射治疗正常组织具体耐受剂量参考
    附录8 正在进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关的研究
        (1)已经完成的研究
        (2)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截至2019年10月6日)见表4
    附录9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4)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PHC诊断标准
    1.5 方法
    1.6 观察指标
    1.7 判定标准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癌标志物水平比较
    2.4 肝癌标志物相关性分析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比较
    2.6 两组患者术后存活情况比较
    2.7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8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9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附图
4 讨论
    4.1 背景
    4.2 实验室检查
    4.3 影像学检查
    4.4 治疗
    4.5 TACE联合MWA治疗LHC结果分析
    4.6 本研究不足及改进方法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酸味中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及理论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1.1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1.2 临床分期
        1.3 入选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研究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安全性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治疗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
        3.1 年龄比较
        3.2 性别比较
        3.3 病例比较
        3.4 TNM分期比较
        3.5 两组患者参与治疗前卡氏评分分析比较
        3.6 治疗前患者肝癌中医症状得分分析
        3.7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得分情况分析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FP对比
    4 实验结果
        4.1 血常规变化
        4.2 肝功能变化
        4.3 肾功能变化
        4.4 AFP变化
        4.5 凝血系统变化
        4.6 瘤体变化
        4.7 中医症状变化
        4.8 卡氏评分对比
        4.9 生命质量评分变化
讨论
    1 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1.1 降低血清AFP含量
        1.2 稳定瘤体
        1.3 改善中医症状
        1.4 提高患者卡式评分
        1.5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 安全性指标分析
    3 酸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机制探讨
        3.1 基于肝脏的生理病理特点讨论
        3.2 从中药药性角度分析“酸入肝”
        3.3 酸味中药功效讨论
        3.4 中药乌梅、山楂、山茱萸现代药理学研究
        3.5 酸味方组方分析
结语
期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浅谈中西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附件

(6)愈肝散结方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肝癌诊断标准
        1.3 肝癌临床分期
        1.4 中医辨证标准
        1.5 病例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定期随访
        2.4 合并用药规定
        2.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3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研究结果
        2.1 实体瘤分析
        2.2 无进展生存期分析
        2.3 生存率及OS分析
        2.4 中医症状评分分析
        2.5 KPS 评分比较
        2.6 KPS 评分疗效分析(见表 14)
        2.7 生活质量QOL评分分析
        2.8 血清AFP分析
        2.9 毒副反应分析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愈肝散结方的临床作用
        2.1 愈肝散结方的前期临床研究
        2.2 愈肝散结方的组方原则
        2.3 愈肝散结方的组成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3 华蟾素注射液的临床作用
        3.1 华蟾素注射液的西医研究
        3.2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肝癌的优势
    4 晚期肝癌的西医治疗
        4.1 肝癌的概况
        4.2 手术治疗
        4.3 介入治疗
        4.4 靶向药物治疗
        4.5 放疗
        4.6 化疗
    5 研究结果的分析
        5.1 临床疗效分析
        5.2 对生存质量的分析
        5.3 对甲胎蛋白的影响分析
        5.4 毒副反应发生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7)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肝癌流行病学
        1.2 肝癌TACE治疗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3 现代医学对肝癌TACE术后血管新生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1 肝癌TACE治疗的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2.2 祖国医学对肝癌TACE术后血管新生的认识
    3.敷和备化方概述
        3.1 敷和备化方的立方依据
        3.2 敷和备化方的方解
        3.3 敷和备化方的相关药理学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样本量估算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疗效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观察指标
    3.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基线资料
    2.促血管生成因子对比
        2.1 VEGF表达水平对比
        2.2 PDGF-AB表达水平对比
    3.近期疗效对比
    4.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4.1 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4.2 中医证候总积分对比
        4.3 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5.PFS对比
    6.AFP水平对比
    7.KPS评分对比
        7.1 KPS评分值对比
        7.2 KPS评分疗效对比
    8.安全性评价结果
第四章 讨论
    1.一般资料分析
    2.观察指标分析
        2.1 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析
        2.2 近期疗效分析
        2.3 中医证候分析
        2.4 PFS结果分析
        2.5 AFP水平分析
        2.6 KPS评分分析
    3.安全性分析
    4.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药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中医扶正疗法在早期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术后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原发性肝癌
        1.1 原发性肝癌的基本认识
        1.2 原发性肝癌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2.射波刀基本知识
        2.1 射波刀概述
        2.2 射波刀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应用
    3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血清异常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
        3.1 甲胎蛋白
        3.2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
        3.3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
    4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5 中医扶正疗法联合射波刀治疗肝癌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 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
        2.3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4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对象的分组
        3.2 研究对象的治疗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肿瘤大小变化情况
        4.2 血清甲胎蛋白(AFP)
        4.3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CKAX- Ⅱ)
        4.4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GT-Ⅱ)
    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方法
        5.1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5.2 两组研究对象肿瘤大小变化情况
        5.3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甲胎蛋白的改善情况
        5.4 两组研究对象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GT-Ⅱ)的变化情况
        5.5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CKAX-Ⅱ)的变化情况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研究结果的分析
        1.1 肿瘤大小变化情况
        1.2 甲胎蛋白的变化比较
        1.3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变化对比
        1.4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变化分析
    2.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裴氏肝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主要技术路线图
4、临床观测结果
    4.1 入组情况
    4.2 基线资料
    4.3 疗效性指标观测结果
    4.4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 裴正学教授治疗肝癌的学术思想
    2 组方分析
    3 现代药理研究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4.1 近期瘤体疗效分析
        4.2 AFP变化分析
        4.3 肝功能变化分析
        4.4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5 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及疗效分析
        4.6 安全性分析
病案举隅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10)小柴胡汤联合微波消融并门静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
    2.2 微波消融前后临床中医症候疗效及瘤体复发率比较
    2.3 微波消融前后血清AFP、Karnofsky评分、生存质量的疗效比较
    2.3 安全性指标改善的疗效比较
3 讨论

四、肝癌冷冻治疗前后血清AFP变化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康晓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0(02)
  • [3]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01)
  • [4]TACE联合MWA方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分析[D]. 刘占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5]酸味中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及理论机制探讨[D]. 王丽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愈肝散结方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D]. 马春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D]. 陈亚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中医扶正疗法在早期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术后的应用研究[D]. 韦翠.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裴氏肝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小柴胡汤联合微波消融并门静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 赵威武,孙厚坦,陈朝旻,赵静,滕红,徐晓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7(07)

标签:;  ;  ;  ;  ;  

肝癌冷冻治疗前后血清AFP变化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